關於 Re Pillow Co.
以下內容本來是想刪去,重新寫過,因為以口語入文,而內容亦不專業,與整個網站格格不入,但由於有幾位客人都很喜歡這一頁,極力遊說我要保留,因而全篇原文予以保留。本文「關於 Re Pillow Co.」書於 2021年中。
我叫梁禮恒,今年24歲,係一個好普通嘅後生仔。
小小背景:我屋企自從爺爺1950年代已經喺香港做床品,棉被枕頭樣樣都有,家族生意。睇睇我哋舊時店舖相片:

店面外觀:左邊有棉被、枕頭、被袋、床單等。當時亦有租借裙褂服務。
依門家族生意至今喺香港已經60幾年,我可以話係床品世家嘅第三代。(但我哋並非大富大貴,只係小生意)
而本身我都無接觸依門生意,但以下依一件事,令我決定開始一個「枕頭計劃」,去尋找一個完美枕頭嘅旅程。
時間倒流上年一月。我仍對枕頭無特別認識之時……
源起:其實係時候要換枕頭… 但揀枕頭真係好煩…
疫情開始時,我正物色新枕頭,因為用開嘅枕頭好多時會令我起身時個肩頸位會「酸」。當時行入百貨公司同商店,卻發現枕頭嘅款式實在好多。同一隻牌子,可以有好幾款,唔同嘅枕頭高度,唔同嘅內芯物料。而且依隻又有依樣好,嗰隻又有嗰樣好,好難揀。百貨公司嘅店員叫我瞓上去試吓,但每一款試得十幾廿秒,其實試唔到啲咩。
而喺市場上我搵到有兩個係類似嘅,但一個就腍咗啲,另一個就唔知點解,個填充好似唔係好夠,有啲矮。
呀,係,好多謝你花時間睇到呢度,因為根據網站數據,好少人撳入嚟呢一頁的。呢個年代的確冇人鐘意睇長文。
當時,我大概知道自己鍾意咩質感嘅枕頭,但實在搵唔到一個係啱哂自己心水嘅枕頭。
如果你有試過去買枕頭嘅,你一定明我講咩。
市面上個個枕頭都話自己都舒服,唔通個個都舒服咩。我想講,唔係囉。
買又唔係唔得嘅,我都有諗過跟自己budget買一個就算,應該瞓瞓下都會慣。但又唔係咁想就咁就買個自己都麻麻地鍾意嘅枕頭……畢竟一個枕頭都可以用一段時間,都算係一種投資。
最後?
買枕頭依件事不了了之。我唔知你會唔會,但有時你會有一期突然好想買某啲嘢,會係咁狂睇嗰啲嘢,但最後無真係買,件事就咁擺低咗。
當時我就係咁擺低咗買枕頭,咁啱屋企有另一個舊枕頭又係扁扁地,我將兩個疊埋一齊瞓。

我以為咁樣做之後,枕頭嘅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但原來依家先啱啱開始。
為何會有香港品牌 Re Pillow?
喺之後疊住枕頭瞓嘅嗰幾個月,可以話係我瞓得最差最差嘅一段時間。
我仲好記得我當時瞓得差時,會凌晨扎醒,個人會瞓唔返。我只好直頭坐起身開燈做嘢。

有時係一兩點,有時係四五點好早醒瞓唔返。係,我手字係唔係幾靚…
瞓得唔好會精神差係真嘅,每晚瞓得唔好更大嘅影響係我連情緒同脾氣都差咗。呢樣係不自覺嘅,當時只係覺得樣樣都唔如意。
後來先發現原來枕頭唔啱唔單止會頸酸,而且更加令個睡眠質素差,做每一樣嘢都有影響。
我同你講依啲係因為我切切實實經歷過,我知道半夜眼光光望住天花板嗰個好無助嘅感覺。
我唔想同樣事情發生喺你身上。
我亦都明白喺市面上揀一個好枕頭有幾難。
(如果我一早喺一月喺百貨公司買到個枕頭,就唔會發生以上所有事)
所以我決定開始一個「枕頭計劃」,去借助家族多年做床品嘅經驗,研究及製作一個舒適、耐用、而且仲係香港製造,生產過程透明,質素有保證嘅香港枕頭。
依個計劃要執行絕對唔容易,但我覺得依個係應該要做嘅事。
尋找那完美枕頭
我首先去了解市面上唔同枕頭嘅物料,亦買咗好多唔同品牌、唔同物料、唔同種類嘅枕頭嚟試用同拆開研究。

如果枕頭係有生命嘅話,佢哋一定好憎我,因為我謀殺咗好多個佢哋嚟自唔同國家嘅枕頭。準確啲講,係34個。
太空枕、記憶枕、珍珠枕、羽絨枕、透氣枕、人造纖維枕、酒店枕、護頸枕、竹炭枕….
我不斷研究,問唔同嘅人,上網睇其他公司做緊嘅嘢,買佢哋嘅產品,了解唔同枕頭物料優劣。
我可以大膽講一句,我試過哂市面嘅90%要枕頭,價錢比較貴嘅(過千),有啲係幾好。但價錢比較大眾化嘅,的確無一個枕頭可以同時舒適同耐用。
喺不斷研究之下,我搵到合適嘅物料,並且用一定份量比例去合成佢哋,製作出市面獨有的第一代 CloudPok™ 內芯,此乃 Re Pillow 之基礎。
後來,我又諗起自己同朋友都好鍾意喺床上面煲劇碌電話食嘢飲嘢,於是就諗點樣可以更加保護枕頭呢?
因為當我哋咁多嘢喺張床上面做,就好易會有意外整污糟。
另外枕頭用耐咗,人體睡眠時自然嘅汗水都可能會變成汗漬,痴咗係個枕頭上面。
然後我終於搵到一隻物料 ——— NANOTEX®。
NANOTEX® 係一間全球首屈一指布料科技公司,1998年由美國加洲 UC Berkeley 大學前化學工程學系副系主任 Dr. David Soane 博士和一眾科學家成立,專於研究仿製自然界動物植物防水透氣表層及各項改變布料性能嘅納米技術。今日 NANOTEX® 係布料科技界頂尖嘅公司,專利技術用喺 Nike、Lululemon、Calvin Klein、Hermès等嘅大品牌。
我記得當時成本對於我嚟講,的確係好高,仲要簽各樣合作協議,但將布料拎去送測等時,但我覺得係值得。
一不做,二不休。呢個係屬於我嘅產品,要做就做到最好。
當時我仲同中學同學一齊做咗個實驗: